2021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市党代会精神,认真贯彻市委“1235”战略,履职尽责、担当作为,为推进我市民主法治建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贡献。
坚持党的领导,把牢人大工作方向
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建立“第一议题学习制度”,组织学习 26 次,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学习中央省市重要会议精神,学思悟贯通、知信行统一,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自觉接受市委领导。自觉把人大工作置于市委的领导之下,按照市委要求,制定全年监督计划。严格贯彻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重要事项、重要决定、重大活动都专题向市委请示报告,切实将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
认真完成市委交办工作。认真落实包联乡镇责任,围绕产业发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两委”换届、安全生产等工作开展督查调研,促进了包联乡镇各项工作的发展;积极完成市委交办的创文、慰问困难党员、联系民营企业和重点项目等工作,推动了市委决策部署的落实落地。
履行人大职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依法决定任免。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依法审查审议,作出了“八五”普法、财政决算、预算调整等决议决定;坚持党管干部和依法任免有机统一,严格任免程序,充分发扬民主,依法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55 人次,圆满实现了市委人事安排意图。
履行监督职能。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运用听取审议、视察调研、执法检查、满意度测评等多种监督方式,组织召开常委会会议 6 次、主任会议 14次,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工作报告 18个,发出审议意见书 4 件,开展执法检查 2 次、专题调研3 项,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作用。
坚持人民至上。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了我市人口结构、农村人口流失等调研,促进了民生改善。同时,把推动建议办理作为党史学习教育为民办实事项目,选取 10 件重点建议实行常委会领导督办、副市长领办,发挥工委作用,采取专项督查、专题调研、代表视察等方式,推动 216 件代表建议全部办理。
发挥代表作用,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代表培训全覆盖。举办三期履职培训班,实现 900多名县乡人大代表履职培训全覆盖。
强化联络站作用。建设提升 15 个人大代表联络站和 46个联络点,组织开展集中观摩和座谈交流,进一步强化了联络站作用。马村镇人大代表联络站的“代表约见制度”在全省交流发言。
建专业代表小组。建成科兴、教育、卫生、妇联四个专业代表小组,充分发挥行业小组的专业优势、群体优势,进一步提高人大代表活动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让“小阵地”发挥出“大作用”。
创新三联系机制。创新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联系委员、委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群众的“三联系”工作机制,并联系部分乡镇和相关行业,实现人大常委会联系代表、联系乡镇、联系行业全覆盖。全年共有 319 名四级人大代表进站接待群众 989 人,提出建议意见件数 644 件,办理实事 338件。
下一步,市人大常委会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1235”战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谋划 2022 年工作任务,助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深化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加强和改进监督、决定、任免和代表工作;努力建设让党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治机关、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机关和代表机关,在全方位推进我市高质量发展中作出人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旧岁已展千重锦
新年再进百尺竿
市人大常委会衷心祝愿
全市人民幸福安康!
全体代表阖家幸福!
高平明天更加美好!
伟大祖国繁荣昌盛!